欢迎光临上海坚一纪念品设计网!
您现在的位置是:坚一礼品 >> 礼品文化 >> 巧点熔金成粟珠—炸珠工艺

巧点熔金成粟珠—炸珠工艺

发布时间:2015-1-28 来源:坚一礼品 点击数:

手法,唐人很形象地名其为 “金粟”。虽名金粟,但这些金珠比粟米要小得多,通常直径仅为1毫米左右。制作方法一般是把黄金溶液滴入温水中以形成大小不等的金珠;也可置金碎屑于炭火上加热,熔化时金屑呈露滴状,冷却后便能凝成小金珠。

从公元前三千年起,金粟工艺(或称焊珠技术,英文为Granulation Technique)就已出世,大约在公元前九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,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鲁斯坎人将其发展至完美的水平。随着汉代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,这一精妙技艺也通过曲折的路线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,从此在汉唐金工中大放异彩。


ETRUCSCAN文化嵌金珠之小金碟耳环

汉代镶嵌纯金饰的铁剑格

辽 八曲联弧形金盒

唐 鸿雁衔枝纹金质梳背

炸珠通常和掐丝编织镶嵌一同使用,“金筐宝钿”是唐人对当时流行的宝石镶嵌形式的专用称呼。利用细金丝盘成纹饰的外轮廓,焊粘到器表上,形成金丝盘绕成的图案,即是“金筐(框)” 。“宝钿”,是指用宝石(按照今天的标准,实际往往是半宝石)雕琢成小片花饰,利用黏合剂,镶嵌到金丝围成的轮廓之内。另外,如果宝石、珍珠不是装嵌在金框内,而是直接粘缀到饰品表面,则称为“装”。例如,法门寺出土的盛装玉质佛骨舍利的石函,在唐人当时记录的衣物账(物品清单)上即记为“金筐宝钿真(珍)珠装”,实物则是细金丝围成花瓣、叶、鸟的边框,其内镶嵌着形状与之完全契合的各种宝石雕件。另外,有大粒的珍珠通过黏合剂直接粘缀到宝函的外壁上。


明 手镯

窦䁶墓出土唐代腰带饰件

唐掐丝炸珠镶嵌龙凤金壶

唐 金杯

唐代麒麟紋銅鎏金炸珠六角盒


唐 银鎏金高足杯

金掐丝嵌宝海棠形五福捧寿粉盒

       中国历史上的黄金工艺始终不断接受外来影响,金粟即是其中突出一例。精湛的异域技术传入以后,总能与本土的既有传统相融合,从而获得进一步提升,形成风貌独具的“中国流派”。(来源于网络)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想了解跟多咨询吗?

欢迎拨打电话热线:63531290

官方网站:www.jianyi.net

如何关注我们的微信:

1、您可以添加我们的微信号:jianyi0508

2、轻松扫描二维码,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:

3、可以入下图点一点,关注我们微信:


 

帮助中心
即时通讯
QQ:1047622932 879393000
QQ:468103042 694892042
阿里旺旺 shjylp
msn:shjylp@hotmail.com
email:jianyi@jianyi.net
坚一深圳分公司产品专区

常见问题

送货方式

付款方式

定制流程

资料下载